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管理策略

催乳素是一种多肽激素,由垂体前叶细胞所分泌。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为催乳素升高。而高催乳素血症(大于30-60μg/L)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女性月经失调、泌乳、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甚至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等。在临床实践中,该如何管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呢?


1. 减少剂量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抗精神病药


精神科用药原则为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Nunes等(2012年)研究建议,减少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催乳素水平升高问题。但该策略对于巩固期治疗的患者不适用,易引起病情的复发。


2. 替换成对催乳素影响较小的其它抗精神病药物


(1) 阿立哌唑


Yoon等(2016年)研究,不仅发现阿立哌唑可显著降低患者催乳素水平,改善高催乳素血症所致的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而且阿立哌唑替换治疗较添加治疗疗效更佳。这可能与阿立哌唑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 


(2)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所引起催乳素水平升高不明显,可能与该药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作用相对较小,几乎不阻断漏斗结节通路有关。吴伟林等(2012年)研究结果发现,齐拉西酮可显著降低患者催乳素水平,改善利培酮导致的月经紊乱、泌乳等症状,但是可能会增加复燃及(或)复发的风险。


(3) 喹硫平


喹硫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拮抗中枢多巴胺D1、D2受体和5-HT1A、5-HT2受体。在临床应用中该药疗效较温和,但其对催乳素水平影响较小。Nakajima等(2005年)研究证明了这一结论。


3. 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


(1) 阿立哌唑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可能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一项meta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n =639),发现联合应用阿立哌唑(5mg/d)可显著地改善催乳素水平,且安全性好。徐彩霞等(2015)研究也证实,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5mg/d)可达到最大效益。


(2)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较少引起患者催乳素水平升高。刘丽等(2014年)发现干预组(奥氮平联合齐拉西酮)较对照组(奥氮平联合安慰剂)能显著地改善催乳素水平。Zink等(2009年)研究也证实这一结论,并发现齐拉西酮可改善予利培酮治疗所出现的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泌乳等症状。


4.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应用中主要包括溴隐亭、金刚烷胺和卡麦角林,均能抑制催乳素的升高,显著改善高催乳素血症所致的闭经、泌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但该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为完全型激动剂,可能会加重精神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因此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  


5. 中医中药 


部分中医中药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及其不良反应。王桂梅等(2011)自拟约乳通经汤联合维生素B6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和内分泌情况。另外,长期服用芍药甘草汤不仅能显著降低高催乳素水平,而且能够改善月经不调、闭经、男性女性化等症状。中药方剂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辅助用药。


6. 二甲双胍


近年来,已证实二甲双胍可有效地治疗或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及代谢紊乱问题。吴仁容等(2012年)研究发现,联合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催乳素水平,并减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血症的相关症状,这可能与二甲双胍能改善患者的内源性拟多巴胺活性有关。


7. 其他治疗策略


催乳素水平增高可引起的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等症状,Inder等(2011年)建议可采用人工周期进行调节和治疗。另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机制不详。张志洋等(2014年)研究应用舒必利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高催乳素血症的疾病模型发现,甘丙肽可能是一种很强的催乳素释放因子,该因子通过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下丘脑结节漏斗部位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升高催乳素水平,这可能为今后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日益受到精神科医护人员、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关注,其机制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减弱多巴胺对催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有关。高催乳素血症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笔者总结了目前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策略,其中较为公认的策略是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5mg/d)治疗高催乳素血症血症。一项系统评价纳入4项研究(n=325)发现,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改善催乳素水平及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好。但芍药甘草汤治疗改善催乳素水平及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良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目前缺乏循证医学支持。


上一篇: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