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骨病,因患者骨量减少、骨质量改变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无明显外伤史,轻微损伤即可导致,且症状差异大,如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仅表现为胸部、腹部及季肋部疼痛,首诊多就诊于内外科,易造成误诊、漏诊。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质量决定,临床上通常用骨密度表示骨量,且骨密度测定已成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密度约占骨强度的70%。骨质量是骨骼构筑、骨代谢转换、骨骼积累性破坏(纤维骨折)和骨矿化程度的总称,骨代谢转换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反映骨转换状态。骨密度不能测定早期骨质疏松的变化,在骨质疏松的监测中,骨密度的改变需6个月甚至1年时间,而骨代谢生化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短期内的骨代谢情况,其改变可以先于骨密度的变化。笔者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于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认识。

 

与骨矿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血钙钙作为骨重建和骨形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其与磷酸和羟基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晶体为人体内主要存在形式之一。钙作为骨骼的重要营养物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血钙浓度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否则需要考虑继发性原因。血钙指标不能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但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血磷磷的含量仅次于钙,血磷主要有2种形式存在,即无机磷和有机磷。人体按一定的钙磷比例调动骨骼中的磷,因此血磷的检测对了解骨矿物代谢特别是磷代谢有重要临床价值。血磷与血钙一样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但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是一种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由人体甲状旁腺细胞合成并分泌。主要作用是增加骨钙吸收,减少尿钙排出,是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甲状旁腺素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即可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促进骨生长因子释放,从而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又增强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吸收,使骨钙释放人血。甲状旁腺素具有显著提高破骨细胞生物活性、加速骨吸收的生理作用,其分泌量与钙离子水平关系密切,且受钙离子水平反馈性调节。由于在正常代谢过程中雌激素可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所以一些处于绝经期的女性患者对甲状旁腺素较为敏感,老年男性患者则由于体内的雄激素含量降低、肾功能显著减退而导致甲状旁腺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陈浩等研究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有30%的人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

 

维生素D维生素D是调节钙磷代谢的一种重要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在体内肝脏、肾脏经相关酶作用转化成具有活性维生素D3。霍少川等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的血清25OHVitD水平明显低于非骨折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血清25OHVitD具有相关性。钟务学等研究中发现血清25OHVitD水平与骨密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血清25OHVitD水平可作为临床上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辅助参考指标,对于老年患者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加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降钙素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的,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减少骨钙的流失。降钙素与甲状旁腺素作用相反,对维持血钙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陈迪等检测9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85例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浓度,发现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比较明显,因此可作为骨质疏松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研究发现,降钙素能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并且有止痛作用。

 

与骨吸收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吸收生化指标可反映骨吸收和骨转换是快速丢失或是缓慢丢失,可用于预测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与骨吸收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TRACP主要由破骨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其分泌的TRACP相应增加;检查血液中TRACP水平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状态,其临床意义在于TRACP增高见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李姝玉等对125例女性调查研究中发现,血清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表明CTX可以作为监测骨密度的指标。

 

王福斌等研究发现,血清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原(β-CTX)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更高,当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β-CTX达到472.97pg/ml以上时预示高骨折风险。NTX是骨降解后尿中出现的一种最终产物,有研究认为NTX是反映骨吸收最敏感的指标。与CTX相比,NTX被认为是特异性强的骨吸收生化指标,但临床实践未证实该结论。张云林等对632例女性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血清N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NTX水平越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患病风险越高。

 

与骨形成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正常骨代谢是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和成骨细胞形成新骨保持平衡,维持骨量稳定。骨吸收和骨形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偶联构成骨重建,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和衰老所致的骨重建失衡可引起骨质疏松。与骨形成有关的骨代谢生化指标有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骨钙素。BALP是成骨细胞的一种胞外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清BALP定量测定与动态观察可作为监测骨形成变化的有效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价值。通过对178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再次骨折患者血清BALP水平比未再次骨折患者高,血清BALP水平对再次骨折有预测意义。骨胶原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其中I型胶原含量最多,达90%以上。骨胶原由骨细胞合成,在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PICPPINP,在一定程度反映骨转换状态。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PINP水平明显高于未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症人群的PI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崔宝甲等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女性患者和70例未骨折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调查研究后发现,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与血清PINP的浓度呈正相关,表明PINP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骨钙素是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非胶原蛋白,是骨组织中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占非胶原蛋白的10%~20%。骨钙素与羟基磷灰石结合并存在于矿化基质中,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时骨钙素增高,因此其反映了骨转化水平的综合状态。骨钙素既能反映骨吸收指标,又可反映骨形成指标,关键在于骨形成与骨吸收代谢过程是否偶联。在临床实践中因骨钙素检测的变异性、样本的不稳定性及高生物变异等因素使用受限,骨钙素的大N端片段比全段更稳定,检测敏感性和重复性更佳。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诊断分型骨代谢生化指标因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检测技术日益熟,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属于高转换型,骨吸收指标明显上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以低转换型多见,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均降低。骨密度检测是公认诊断标准之一,但仍有局限性,与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较全面作出骨质疏松诊断。

 

骨折风险预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反映骨转换过程,可独立于骨密度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李国新等对7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并骨折组PINPCTX含量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但2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转换标志物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疗效监测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和国际临床化学与实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使用PINP与β-CTX作为骨转换标志物的参考指标。相关研究表明,患者使用特立帕肽(Teriparatide)合成治疗3个月后,总PINP比基础值增加>40%表示治疗成功;使用双膦酸盐抗重吸收治疗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β-CTX比基础值降低35%~55%表示治疗成功。

 

指导用药沈追孟对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口服碳酸钙片和口服碳酸钙片联合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的疗效,并检测骨转换生物标记物,发现唑来膦酸组TRACP水平明显降低,骨钙素水平未明显降低,表明唑来膦酸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而且对成骨细胞影响较小。因此可利用骨代谢生化指标判断骨转换类型,指导患者个性用药。

 

监测骨折后的变化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反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转换状态。李新萍等对147例老年椎体骨折患者定期检测PINPCTXPINPCTX均在骨折后第2周达到高峰,升高幅度为基线值的1.5~2.0倍;PINP维持该水平至12周,而CTX在第3周出现明显下降。但利用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规律对干预骨折愈合措施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总结与展望

 

骨代谢生化指标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临床意义重大,近年来临床研究发展迅猛。随着研究进展,新的指标及临床意义不断被发现,如何利用好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中的变化规律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虽然骨代谢生化指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应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其他疾病影响及患者接受度低等局限性。总体来说,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预测骨折、诊断分型及疗效监测等方面的临床意义具有很大潜力。

 

来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上一篇:外泌体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展望
下一篇: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MR影像研究进展
分享到: